冬去春來,桃紅櫻嫣,草長鶯飛,榆錢落滿庭院;夏去秋來,丹桂盈袖,寒塘雁影,落葉鋪滿小徑,一年四季,有花卉植物的陪伴,生活也多了更多色彩,變得更有滋味,即便無法擁有千萬花卉,國人至少也會擺上一兩盆綠植作為點綴。
而養花,看起來雖然簡單,里面的門道卻不小,就比如配土,雖然看起來很簡單,但是如果把土壤基礎打好了,其實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, 只要搭配得當,什麼腐葉土、營養土,都不如「這殘渣」,盆底放一些,花草更喜歡。
什麼是腐葉土
有一些新手花友,看到腐葉土,總會覺得很高大上,其實,我們把字面拆開了看一看,就知道什麼叫做腐葉土, 腐葉就是一些腐蝕的樹葉,一般在深山老林等位置,基本每天都會掉落大量樹葉,相互掩蓋,加上空氣潮濕,慢慢便會碎片化、發黑,充分發酵后,就變成了腐葉土;
我們去踏青的時候,經過一些森林時,可以俯下身看看,如果看到一些黝黑土壤,上面還有夾雜著一些碎葉片,這就是一直常說的腐葉土,了解這個原來,我們也自助藕汁腐葉土:
將健康的葉片收集起來,記住,千萬不能將感染過病蟲害的葉片帶進來,避免污染土壤; 葉片收集好之后,把它們放在太陽底下暴曬,將里面的水分全部曬干,更有利于后期發酵; 準備一些舊土,之后把葉片和土壤充分攪和在一起,里面噴水,處于濕潤狀態就可以了; 最后拿個黑色塑料袋封閉起來,間隔2,3周噴一次水并攪拌一下,間隔2個月就變成腐葉土
什麼是營養土
了解腐葉土后,我們再來說說營養土,如果你在網絡上買過正宗的營養土,就會發現,這些土壤非常輕盈,這和它的配比有很多關系,這些土壤, 一般都是用3,4成純土,加2,3成椰糠,加3,4成顆粒土,有一些商家,還會在里面加些復合肥,以提高肥力;
這類營養土,也被很多花友稱為懶人土,大部分植物都不排斥這類土壤,因為這種土壤透氣性好,肥力足,又有一定的保水性,對于懶人花友來說,平時換盆的時候,也不用再額外調節任何介質,直接更換就行了;
配土基本原則
其實,了解營養土的搭配方式,如果想要自己配置土壤的話,也可以參考這一搭配方式,基本上就是 軟土+硬土+保水介質+緩釋肥,軟體也是我們常說的原土,讓植物根系更有抓力,而硬土則是一些顆粒基質,例如珍珠巖、蛭石等,提高土壤的疏水性,后面兩種就不用解釋了;
當然,如果 是一些喜歡微酸土壤的植物,例如蘭花、茉莉、茶花、杜絕等,土壤中最好加些腐殖物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腐葉,可以收集一些松針葉,人為發酵后加在土壤中,也可以慢慢釋放酸性物質,改變土壤的ph值,讓營養元素更活躍,更容易被植物吸收;
盆底放一殘渣」
配土其實并不難,平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殘渣,稍微改動一下,就可以變成養花的材料,把它們埋在盆土中,養花更護花:
陶粒:在一些建筑工地,都可以看到大量的陶粒,經過同意,可以順手抓一把,陶粒的顆粒感比較大,但是又有一定的縫隙,埋在盆底,可以作為瀝水層,避免盆底積水,放在盆面,可以壓實土壤,提高土壤透氣性;
當然,如果找不到陶粒,也可以用泡沫塊代替,把泡沫掰成一小塊一小塊,之后放在花盆底下,一樣可以作為瀝水層,而如果想鋪盆面,最好這些大塊一點的石頭,擺放后也很好看;
松塔:第二種就是松塔了,它的 它的外形和特別,有一片片假磷一般的外皮,遠遠看此,好似刺猬一般,雖然看起來很丑,甚至不起眼,但是它經過發酵,可以 分解出氮磷鉀鈣等18種微量元素,絕對是養花的好材料;
把它的鱗片一片片掰下來,之后噴點水密封發酵2,3周,或者把野外一些松散的松塔片直接拿回家,埋在盆土,慢慢就會釋放營養元素,促進植物生長;
當然, 如果找不到松塔,平時吃的花生殼也可以利用起來,花生殼一定得保證沒有鹽分,最好先用清水煮一下,將里面的鹽分稀釋,之后曬干,一樣加水發酵,埋在土壤中,一樣可以成為養花的好材料。
總結:什麼腐葉土、營養土,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復雜,了解它的原來,可以將周圍的一些東西利用起來,充分發酵后,盆底放一些,花草更喜歡,長勢更喜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