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曾經「紅極一時」的蘭花,如今為何「跌落神壇」?說點大實話

刘莉 2022/11/05

古人有詩云:「蘭為王者香,芬馥清風里。從來巖穴姿,不競繁華美。」

蘭花,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,與梅花、菊花、翠竹并稱為「花中四君子」。蘭花曾經火爆全國,各種品種價值不菲,一盆極品蘭花,甚至可以炒到幾萬、幾十萬元,當時很多花友為了養一盆好的蘭花,甚至掏空了腰包。

可是隨著時間過去,蘭花的品種日益豐富,但養蘭的人數卻越來越少,蘭花的價格也一路跳水,再難聽說有什麼天價蘭花。

曾經紅極一時的蘭花,為什麼如今淪落成了「小眾花卉」,甚至有些被人嫌棄的意思?筆者認為主要有4個原因。

1、市場炒作的「反噬」

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,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,在園藝圈子里刮起了一股蘭花熱,廣東、福建、云南、貴州、四川等南方省出現了大量以種植蘭花為主的苗圃,無數人紛紛下海炒作蘭花。

由于市場上對蘭花的炒作,蘭花苗的價格也水漲船高,一些原本幾塊錢,十幾塊錢的普通花苗,被炒到了幾百、幾千元。那些稀有的蘭花品種則價格更高,幾萬、十幾萬一盆都是常事,甚至還有炒到幾百萬一盆的品種。不少人栽種蘭花并不是因為喜愛,在這些人眼中蘭花已經變成了一種「股票」,一種「投資」,一種賺大錢的「捷徑」而已。這使得那個年代的蘭花價格極不合理,讓普通的老百姓望而卻步。

后來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,人們可以用組培等技術大量繁殖蘭花,原先稀少的蘭花品種也可以大量擴繁。「物以稀為貴」,當蘭花不再稀有,市場的價格自然就降了下來。當年那些賣房賣地炒作的人,好多都因此「傾家蕩產」。

2、養護難度高

養過蘭花的人都知道,它是一種很嬌氣的植物,對種植環境的要求很高。原生蘭花品種大多生長于山間峽谷的森林之中,森林的上層有各種高大喬木,中下層則有灌木遮陰,時時清風拂過,為蘭花提供了半陰、潮濕、通風的環境。對環境的高要求,深深地刻入了蘭花的DNA里。

現在的蘭花幾乎都是大棚繁殖的,在大棚里可以人為控制溫度、濕度等環境因素,蘭花生長也會比較順利。但是當我們把蘭花拿回家里之后,家庭的環境遠遠比不上森林和大棚的環境,這讓養花蘭花的難度大大提升。為了養好蘭花,很多花友在家里準備了加濕器、風扇等設備來模擬深山環境,甚至有人會自己搭建蘭房。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,不是一般花友能達到的。

3、洋蘭對國蘭的沖擊

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升,花卉市場也越來越廣闊,無數國外的「洋品種」花卉進入中國花卉市場,其中就包括洋蘭。我國自身的蘭花品種被稱為國蘭,洋蘭,則是相對于國蘭而言的,起源于西方的蘭花品種,比如卡特蘭、拖鞋蘭、胡蝶蘭、大花蕙蘭等等。這些西洋蘭花引入國內后,對我國的蘭花品種帶來了巨大的沖擊。很多苗圃放棄了傳統國蘭的栽培,轉而開始培育洋蘭品種,導致市面上能買到的國蘭品種越來越單一,固步自封。

4、可選擇的花卉品種越來越多

原來人們都會去當地的花市購買花草,可以買到的品種因市場的大小而不同,小城市和小縣城的花市會非常小,可以選擇的種類也有限。但最近這幾年,網絡購物飛速發展,在網上購買花草的人每年成倍增加。通過網絡,花友們可以看到全國各地的花草品種,每個月都有新品種的花卉不斷推出。面對讓人眼花繚亂的新品花卉,養護難度較高的蘭花,往往只受到資深花友的青睞,養花新手和年輕花友大多會買其他品種,這也讓養蘭花變成了更加小眾的圈子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