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是養花的人,最大的心愿,就是能有個安靜的小院子,種上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,看到它們在自然陽光雨露的滋潤下,美到極致的樣子。
但是,院子也有院子的缺點,比如
夏天蚊蟲比較多,容易因為潮濕而發霉的現象;
樓層較低,居室內的通風和光照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;
人來人往噪音比較大,影響休息;
……
而 一位喜歡養花的90后姑娘茉莉,不聽家人和朋友的勸阻,堅持買下一樓帶小院的房子,她的理由有兩個:
能滿足自己熱愛養花的這一喜好,陽台養花,撒不開手腳;
活動空間大,推門就到了戶外,養花、喝茶、遛狗、逗貓,樂趣多多。
最后,小院經過自己的一番改造后,簡直美呆了,家人滿意,朋友羨慕,還時不時的來叨擾一下,享受她的勞動成功,給大家曬曬。
(為了方便表達,下面以第一人稱來敘述)
下圖是改造前的樣子,和別人家的一樓毫無差異,如果只是搭個木質涼亭,擺幾個凳子,擺上幾盆盆栽花,基本毫無驚喜可言。
我下決心要把這「荒蕪」的小院,打造成繁花似錦的小花園,白天鮮花包圍,夜晚有星空擁抱,下午茶時光和燭光晚餐將氛圍拉滿,讓幸福指數upup!
白色花台+圍欄+薔薇
砌了米白色的花台,留好了透水孔,防止暴雨積水,也能起到很好的透氣作用,避免花卉積水爛根。
砌花台的時候,按照自己的需求,同步排好水電,方便做洗手池以及院子里的燈光亮化。
為了私密性更強,我用圍欄把三邊都加高了,在這里栽種上自己喜歡的爬藤植物,能更好的伸展,圍欄上掛上了我最愛的鐵皮畫,藝術氛圍越來越強了。
爬藤的薔薇和風車茉莉已經綠意濃濃,馬上就要迎來花期了,非常期待。花台里內側,我入手了十來盆各種顏色的繡球,在籬笆的間隙,有散光照射進來,非常適合繡球的生長,期待盛夏它們開爆盆的樣子。
花園必備的遮陽傘、洗手池
為了讓院子更有情調,大大的遮陽傘真是必備之選,遮陽傘建議買米色,和綠色的植物、色彩繽紛的花朵們搭配,不用刻意營造,就能擁有法式浪漫。
在院子里種花,洗手池也是必備的,為了節省銀兩,只能自己動手啦。
用紅磚砌好拖把池和洗手池,用水泥壘起來完事。台面用的是鋪地面剩余的防滑地磚貼的,側面用陽台剩余的瓷磚;
為了更貼近自然,去石材市場淘了一個魔石,搭配上一個竹節水龍頭,感覺馬上就出來了。
洗手池的校門用了鋁合金材質的百葉造型,日曬也不會變色,加上一個黑把手,竟然有了北歐小清新的感覺,可以把日常澆花、噴藥的裝備,以及各種肥料放在里面。
現實版森林童話木屋
木屋是我兒時的夢想,如果你的一樓有院子,種滿鮮花,春天在院子里喝茶,冬天在木屋里賞雪,忘掉思緒煩惱,心中只有繁花似錦,相信所有的美好都會不期而遇。
木屋的大小是3*3m,使用的材料是樟子松防腐木、龍骨木條,自己畫圖設計,請了木工制作,前面還簡單搭了一個拱門,拱門兩邊種了能夠爬藤了花卉。
COCO的花園里的植物
院子里的植物,爬藤類的,我選擇了粉色的薔薇、開紫花的藍色陰雨、白木香、開白色花的風車茉莉,風車茉莉自帶香氣,微風吹來,滿院清香,頓時沁人心脾。
薔薇:個人不喜歡灌木月季,喜歡薔薇,皮實好養,選擇喜歡的花色選擇品種,春夏花滿院,但是冬季會掉葉子,只栽種的一小部分,其余選擇了風車茉莉。
風車茉莉:能耐零下10度的嚴寒,爬藤性強,適合做花墻。春夏交替時會開爆花,花型很像風車,香味似茉莉。即便是冬季不開花,也會綠葉滿墻。有黃色和白色,個人推薦白色。
瑪格麗特:花期超長,分枝性超強,花落后做修剪,很快就能開出圓滾滾的大花球,溫度在5度—35度之間,會不停開花,顏色也很豐富;
紫竹梅:喜歡紫色的植物,紫竹梅是不錯的選擇,很容易爆盆。擺放在高台上垂下來,越長越妖嬈,缺點是不耐寒,入冬前要搬入室內;
角堇:角堇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草花,不懼嚴寒和風雪,戶外過冬也可以開花,如同冬日里的小精靈,給凋零的冬季添加一抹彩色;
礬根:礬根號稱花園的調色板,葉片會根據四季溫度的不同而變化,既耐寒,又耐熱,小院不可或缺的植物。
狐尾天冬門:太喜歡這種植物了,蓬松的枝條很像狐貍的尾巴,總是忍不住去摸一下,它四季常青,很適合造景。
長葉腎蕨:小院里一定要種蕨類植物,會給人一種熱帶雨林的感覺,能耐半陰,只是不耐寒,10度以下就要搬入室內養護了。
多肉:多肉是我的心頭愛,這些年養了許多盆肉肉,在花園里給它騰出了一個空間,終于可以美美的曬太陽了。
入住后的第三年,已經美的不像樣子。三年前種下的薔薇枝干越來越粗壯,爆花無數;粉色達芬奇拱門花環,也開始陸續開放,閑暇時在小院里坐坐,沒有喧囂,花草為伴,不辜負這大好年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