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不少人都喜歡養花,而如果是真正的養花人,間隔一段時間就必須給花卉植物重新換土,甚至還會自己配置土壤,保證土壤的肥沃透氣,讓植物的根系正常汲取養分,一直保持旺盛狀態。
而在換土換盆的過程中,大部分花友都是直接把這些養花的「舊土」扔掉,這樣太浪費了,個人建議, 可以根據土壤的狀態給它摻上「三廢料」,之后密封漚制一段時間,最快一周,就可以「舊土」變「肥沃黑土」,養分不輸高價營養土。
狀態一:盆土明顯板結或結團
大部分花友之所以換盆,都是因為觀察到盆土已經明顯板結或結團,特別是在澆水的時候, 水分的滲透速度特別慢,經常盆面已經溢出水,但是花盆底部只滲透出一點水,就是因為中部板結,水分無法滲透下去;
如果繼續使用這些板結土壤,根系無法充分吸收水分,而且還容易積水,導致根系腐爛;如果板結得不嚴重,也不需要換盆,給它摻點「廢料」柳枝水后就可以恢復了。
【用柳枝水浸盆】
①先收集柳枝,柳枝中含有大量的水楊酸,它可以促進根系生長,找2,3節半木質化的柳枝即可,之后碾碎浸泡一個小時以上,讓里面的物質滲透出來,如果沒有柳枝,也可以用 生根粉,維生素c,阿司匹林等代替,促進植物根系恢復活力;
②之后找一個大盆,可以 容納原花盆,而且深度超過盆深,再把花盆放置在里面,把「柳枝水」澆灌在里面,水面剛剛淹沒盆面即可,浸泡期間可以用小木棍搓一搓表層土壤或盆沿,讓土壤出現縫隙,直到沒有氣泡冒出就可以結束浸盆;
③浸盆結束后,找個陰涼通風的位置放置植株,條件允許的話,可以找個花架放置,讓 底部懸空,再人為用小風扇送風,加快花盆內水分的蒸騰,期間不要暴曬,盆面一些結團的小石塊直接扔掉,加點營養土,就可以讓土壤恢復正常狀態;
溫馨提示:一般土壤出現嚴重板結,都是因為錯誤的澆水習慣,例如長時間不給植物澆水,或者在澆水的時候,沒有澆透,因此在盆土恢復正常后,澆水必須做到 見干見濕,澆則澆透。
狀態二:盆土已經使用一兩年
如果土壤已經一兩年,甚至超過兩年以上,就必須重新換土了,這些土壤一般都是因為養分消耗殆盡,甚至風化嚴重,根系無法正常汲取養分,甚至失去抓力,如果繼續使用,植株自會耗盡儲存的養分,慢慢枯萎凋零。
但是這類舊土簡單處理一下, 加點「廢料」,例如食物殘渣等,之后密封縫制一下,也可以重新變成「肥沃黑土」,養分不輸高價營養土。
【加殘渣渣制下】
(1)處理一下舊土,找個隔網篩過一下土壤,把一些嚴重風化的部分去掉,一些嚴重結塊的部分也去掉,保留一些比較正常的土壤,再與營養土按3:7比例混合即可使用;
(2)如果想再制成腐葉土,就在里面 加松針葉,健康落葉,果皮之類的酸性物質,按照7:3的比例混合并加水,讓整體處于濕潤狀態,再密封漚制一個月就可以使用了;
(3)只想提高肥力,也可以摻入花生殼、黃豆渣,骨粉等食物殘渣,并加水限制2個月以上, 如果覺得麻煩,直接混合雞糞尿素等有機肥,一周后就可以使用;
(4)同時,為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,任何土制后的土壤,都必須在里面 加上2到3成的河沙、蛭石、珍珠巖、雞蛋殼等, 才可以避免土壤板結,延長土壤使用時間;
狀態三:盆土疑似隱藏病蟲害
最后一種狀態,就是植物感染過病蟲害,在治愈后,擔心一些蟲卵或細菌躲在土壤中,在前期可能很難發現,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,它們的活動也變得頻繁,對植物造成二次傷害。
如果是盆栽的植物,這些養花舊土就不要使用了,在植物恢復正常之后,我們直接斷水,讓土壤徹底干燥,之后盆土分類, 把舊土收集起來扔到垃圾桶,在用多菌靈清洗根系與周圍環境,然后覆蓋上新土,才可以避免害蟲卷土重來。
如果是地栽的植物,就不能扔掉了,因為范圍太大了,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,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在入冬的時候進行清園工作,方法如下:
第一步:入冬之后,檢查植株的健康情況,把一些疑似感染的枝葉全部去掉,同時把土壤表層的 殘花殘葉全部清理掉,并用殺蟲劑或殺蟲劑噴灑一下植物的枝葉,做好初步預防工作;
第二步:刨開土壤,一般病菌或蟲卵不會覆土太深,它們為了吸收空氣,會躲在表層土壤中,如果之前植株感染過病害,我們可以 刨松地皮約5㎝厚,利用寒冷的溫度凍傷病菌,也可以提高土壤疏松度;
第三步:為了避免病蟲寄存物躲藏在土壤深處,必須用藥劑處理一下,一般都是用 0.1~0.2度的石硫合劑、甲基硫菌靈、辛硫磷等常規的殺菌劑及殺蟲劑配合使用;
如果不想用這些藥劑,收集積雪覆蓋在上面,低溫處理也有一定效果,或者用草木灰,但是草木灰是堿性的,會改變土壤的ph值,因此也要控制用量;
總結:各位花友,養花「舊土」別扔,根據土壤這「三狀態」并摻點廢料,就可以讓它們恢復肥沃疏松狀態,廢物利用,而且養分不輸高價營養土。